不知不覺,夜已深了。若是平時,此刻我已入夢。

這段時間已來,所經歷的事情,所思考的事情都很多,所以睡眠來的就不是那麼準時了。

所以也有點時間,喝點咖啡,裝裝文青。

有時也會在咖啡廳內,找一處靠窗的位置。一份咖啡,一本書,一個下午。

有時候真想,我的人生就這麼簡單,這個世界裡的生活其實很多都很簡單,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城市片刻的寧靜。

咖啡

就是我的心靈慰藉,一杯好的單品咖啡,更可以陪伴我度過每個寂靜的夜晚

為什麼我這麼喜愛單品咖啡呢??

單品咖啡的代表,大家都會想到-藍山咖啡

因為藍山咖啡有著以下特色

頂級藍山咖啡:它產於加勒比海,咖啡都是在高原上生長而成的,吸收到了足夠的陽光的光照,生長的特別的好,藍色的咖啡香味很濃郁

咖啡調理師的精湛手藝也做出了美味的咖啡,能夠讓咖啡色香味俱全,有機的會得話,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品嘗一下,相信這樣的口感是你無法忘懷的。

炭烘特級藍山咖啡:不知道大家對於此咖啡熟悉嗎?其實它的咖啡豆是世界最好的,看起來可能比普通的咖啡豆值大一些

其實用它來做上好的咖啡。做出來之後入口又軟又滑,口感超級的好,咖啡濃味很強,根據自己的口感再加入了一些糖

不得不說這款咖啡備受年輕人關注,成為了世界頂級昂貴的咖啡之一,贏得了大家的喜歡,不知道你是否喜歡這種咖啡呢?

最近經過朋友的介紹,我對BEMO Cafe這個品牌的阿里山系列咖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做了一些功課後發現臺灣阿里山咖啡水準之高

它的味道讓我感受到超越藍山咖啡的水準,因為阿里山山脈為臺灣五大山脈之一,和牙買加藍山咖啡幾乎處於同緯度

以1,200公尺的「高海拔」優勢,霧氣瀰漫,冷涼溫差大與水土滋養,產出的咖啡豆質地紮實、風味獨特且香氣、韻味層次豐富。

品飲前段是明亮的檸檬、啜飲時口感如絲絨般滑順柔美,檸檬、杏桃、李子及核桃等滋味,尾段帶臺灣特有的烏龍茶香及甜感,飽滿多汁。這支優質的臺灣咖啡,我猜你不會想錯過的。

尤其品飲前段是可以感受到檸檬的清香、口感絲絨般滑順柔和,細細品味不難發現檸檬、杏桃、李子及龍眼乾綜合起來的獨特口感,尾段則有著臺灣特有的茶香及甜感。這支優質的臺灣咖啡,我猜你不會想錯過的。

在BEMO Café的的官網上有三種阿里山的咖啡,我來分別介紹

臺灣‧阿里山‧卓武山咖啡
[ 風味描述 ]

緬槴花香Frangipani、熟蜜李Plumcot、白葡萄乾White Raisins、核桃Walnut

[ 阿里山 卓武山咖啡農場  ]

卓武山咖啡農場1200公尺高海拔特質,讓咖啡的甜度、酸度、香氣、風味加分許多,為了確保咖啡的品質與信譽,從農場管理、採豆、炒豆、行銷,莊園主事必躬親,堅持自產自銷,而且採收的豆子只選擇咖啡樹矮化後最頂層環狀樹枝所結果的部分,其餘下層咖啡豆都予以淘汰,採收下來咖啡豆每顆都長得特別壯碩。從種植到製作工序的每一環節,皆採有機栽培、不使用農藥!

這樣的堅持讓卓武山咖啡在2012年臺灣咖啡競賽獲得頭等獎,更於2021得到國際典藏咖啡競標(PCA)冠軍,成功將臺灣咖啡產區與國際精品咖啡市場完美接軌,為阿里山咖啡打出名號,也為卓武山咖啡闖出響亮的招牌,成就自己的榮耀!

臺灣‧阿里山‧吾佳莊園
[ 風味描述 ]

龍眼乾Dried Longan、烏龍茶Oolong Tea、黑糖Brown Sugar

[ 阿里山 吾佳莊園 ]

吾佳莊園位於嘉義縣番路鄉草山村,座落在綿延的阿里山山脈上。這裡的陽光及雨霧合適,日夜溫差夠大,十分適合咖啡的生長。

莊園主實行自然農法,擅長有機肥料的施用,在開始種植咖啡以前,原本以產茶為主,也許是因為和茶樹一起長大,又或者是咖啡豆在處理時,常常與茶葉共用場地,讓吾佳莊園的咖啡豆,擁有與臺灣高山茶相像的美麗韻味,此外,又有一層龍眼乾的甘甜。 

在網路上找到BEMO Cafe之前和VOGUE的風格野餐會活動,可見BEMO Cafe對於自身品牌的重視程度

<<這是誠品南西2019年的快閃活動,這個風格完全是我的菜啊!!

<這是蔦屋書店2019年的快閃活動,文青質感路線也很不錯!

一杯好喝的咖啡要如何定義?

有人說:要濃、醇、苦;也有人說:要清爽、甘甜;也有人說:要不酸、不苦、不澀……

通常老饕級的咖啡愛好者會說XX牌子、XX店的咖啡好喝;美食級的咖啡愛好者會說XX產區、XX品種的咖啡好喝……

當然,因為每個人所接觸的咖啡種類不同,而會有不同的認知。對於普通人而言,好喝的咖啡通常是指合自己口味、也習慣那個味道。

但是BEMO Café的濾掛有15g之多,比一般10g掛耳粉量足足多了50%,難怪帶來更多層次的風味及口感,為臺灣阿里山咖啡下了一個全新註解

如果只是單純評論「好喝的咖啡」太過矯情,而是要從飲用者角度出發,來判定咖啡好不好喝,不應該是專家說了算,而是你說了才算。

BEMO Café的阿里山系列值得您細細品嘗,讓這咖啡的餘韻在你舌尖上舞動吧

BEM1851VRV18VRVRWD

南投藍山咖啡中秋禮盒推薦 一杯咖啡的品質,除了會受到沖泡方法和器具的影響,咖啡豆的品質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對於很多喜歡喝咖啡的人來說,想要在茫茫咖啡中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咖啡豆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麼,如何才能選購到自己喜歡的咖啡豆呢? 高雄藝伎咖啡網友推薦

1.找到自己喜歡的咖啡味道

想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咖啡豆,第一件事兒就是要清楚知道自己喜歡的咖啡的味道。那你要做的就是多喝咖啡,勇於嘗試新鮮事物。 雲林精品咖啡企業贈品推薦

有的人喜歡酸味的咖啡,有的人喜歡苦味的咖啡,如果你不嘗試,你就不會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味道的咖啡。確定了自己喜歡的咖啡的味道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咖啡了。

2.查看咖啡豆的來源

通過查看咖啡的產地,新竹單品咖啡贈品推薦 可以大致瞭解到咖啡的風味,海拔,緯度,降雨量,土壤等因素都會影響咖啡的口味。

世界上主要的咖啡產區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巴西,非洲和印尼。

中美洲咖啡
包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和哥斯大黎加的咖啡,通常帶有堅果味和巧克力味,並且還有一些甜味,酸味較低;

南美洲咖啡
包括來自巴西,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的咖啡,通常具有巧克力味或柔和的水果味; 嘉義壺泡式咖啡企業贈品推薦

巴西咖啡
巴西咖啡的質地往往較厚,也稱為笨重,咖啡生長的海拔不同,口味的差異也很大;

非洲咖啡
包括來自衣索比亞,新竹浸泡式咖啡企業送禮推薦 肯亞和布隆迪的非洲咖啡,通常帶有果味和花香,並帶有漿果和柑橘味。它們通常具有較高的酸度水準,因此可帶來一杯清爽,淡淡的咖啡;

印尼咖啡
印尼的咖啡通常具有濃郁的味道,帶有泥土或煙熏味。

3.查看處理方法

不同的處理方法,臺北宏都拉斯咖啡企業禮品推薦 使用的發酵方法也不一樣,給咖啡的帶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日曬法:通常會給咖啡增加藍莓、草莓或熱帶水果的風味,酸度溫和;
水洗法:通常會使咖啡豆呈現明顯果酸、複雜度稍強以及更乾淨的特質,但由於過於乾淨,通常風味不及日曬法豐富;
蜜處理:蜜處理的咖啡豆酸度要比水洗法和日曬法要低很多,做得好的咖啡豆會有明顯的甜感。

4.查看烘焙程度

不同的烘焙程度,咖啡的味道也會不一樣。嘉義冷泡咖啡哪種好喝

淺烘焙:果酸味重,香味尚可,美式咖啡一般採用這種烘焙程度的咖啡豆;
淺中烘焙:果酸味重同時帶有一些苦味,香度、酸度、醇度適中,常用於混合咖啡的烘焙;
中烘焙:果酸味柔和,苦味也變強了,味道屬於酸中帶苦,香味和風味都較好,常為日本和中歐人士所喜愛;
中深烘焙:最標準的烘焙度,酸味和苦味達到平衡,焦糖香味更濃,常用於法式咖啡;
深烘焙:苦味重,酸味已經基本難以察覺,口感最為醇厚。

5.查看咖啡豆種類 臺東冷泡咖啡試喝心得

最主要的咖啡豆種有兩種,就是Arabica和Robusta。

Arabica味道偏甜帶微水果香味,酸度更高,質感更柔和。而Robusta則味道更強烈,製成的特濃咖啡口感會比Arabica醇厚和香濃。通常Arabica的品質會更好,但Robusta味道濃烈,多會與Arabica混合使用,令咖啡更香醇。

6.單品豆或拼配豆 臺東單品咖啡中秋禮盒推薦

單品咖啡豆
單品豆最廣泛的理解是單一品種或者單一產區的咖啡豆,口味也比較單一,但也會更為通透,酸就是酸,苦就是苦,更能品嘗到咖啡的本味。

世界上著名的單品豆有,藍山咖啡、摩卡咖啡、聖赫倫那咖啡、瑰夏咖啡、貓屎咖啡、聖多斯咖啡、翡翠咖啡、曼特寧咖啡、耶加雪啡咖啡等。

拼配咖啡豆
拼配咖啡豆就是將各種單品咖啡豆混合在一起,創造出口感更豐富的咖啡。每一種咖啡豆會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但也會有自己的不足,通過其他咖啡的融合,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往往口感更豐富,更符合大眾需求。所以現在市面上大多咖啡豆都是拼配咖啡豆。雲林冰釀咖啡禮盒推薦

距離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組織的“中國文化記者甘孜行”采風活動已逾兩月,手頭紛亂的俗事一度讓那些秘境往事塵封到了記憶的荒原深處。 直到一個秋雨蕭瑟的夜晚,我偶然從抽屜里抖落出了一本《貢嘎山》雜志,望著封面中藏族姑娘的婉約側影、遠處蒼茫的草原與無盡的藍天白云,沉睡的斑駁往事仿佛才漸漸蘇醒。 窗外,飄散的雨珠無邊無際地紛飛,抬頭仰望深邃的夜空,不禁思想起飛機抵達甘孜的那一刻——舷窗外,云層如棉絮般靜語緩流,遙遠的云端盡頭,陡然出現了一座壁立千仞、直插云霄的巨大錐形山峰,其上覆蓋著潔白冰雪,反射著金色的陽光…… 同行乘客們紛紛驚呼,那就是海拔7556米、有著“蜀山之王”美譽的貢嘎雪山。 巍峨傲立的貢嘎山,一如遠古的巨神,俯瞰著大地塵寰。它玉宇瓊樓般的寒冰之下,究竟包裹著怎樣的神秘世界? 這個世界,英國人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里想象過:皚皚白雪、廣闊無垠的草原、鮮紅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波光粼粼的湖泊和與世無爭的村莊…… 甘孜人相信,貢嘎山下的大好河山,就是詹姆斯?希爾頓筆下最后的“香格里拉”。 于是,我就像《消失的地平線》里那架飛機上的乘客一樣,為了那曠古的夢幻奇境,踉蹌著背上行囊,越過祥云,跋涉峻嶺,登臨古老的神秘宮殿,在純凈清澈的陽光照耀下,在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畔,感受它散發出的動人心魄的華麗壯美,尋找著迷失的“心中日月”。 接過活佛的哈達, 遇見倉央嘉措 初到甘孜州的康定機場時,同行者都在忙著穿裹冬衣。等候行李時,我注意到了那塊寫有“遇見倉央嘉措,在理塘”的廣告——一位藏族女孩雙手合十面向無垠的曠野,遠方是圣潔的雪山。 然而很快,折多山彎彎的山路和遠游的興奮,一度讓我遺忘了那幅畫面的存在。再次聽到“倉央嘉措”時,汽車已行駛在理塘縣的毛埡大草原上。奔騰的無量河兩岸,是成群悠閑篤定的牦牛。 不知何時起,車上來了一位當地的藏族小伙丹增,他為我們講解著理塘的人文風情,經不住大家的熱情鼓動,他激動地獻歌一曲:“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翅借給我,不去遙遠的地方,在理塘轉轉就回……”丹增說,這無奈和憂傷的歌詞,出自于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 后來我才知道,倉央嘉措一生從未去過理塘,可他為何會對這座遙遠的異鄉魂牽夢繞? 這背后隱匿的是一段凄慘絕美的愛情史詩。 倉央嘉措生活的年代,時值西藏政治、宗教斗爭風云變幻的多事之秋。1696年,康熙皇帝在蒙古親征準噶爾叛亂時,從俘虜的口中才得知五世達賴早已去世多年,即降旨問罪當時西藏的最高行政官第巴·桑結嘉措。 一年后,金黃色的光環牢牢系在了14歲的倉央嘉措頭頂,他被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迎至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 通常情況下,轉世靈童多為四五歲的少兒,而倉央嘉措卻以14歲的“高齡”,才開始作為一位法王的學習和生活,這也注定了他難以割舍紅塵情緣。 成為達賴喇嘛之前,倉央嘉措在家鄉山南門隅地區,已有一位名叫瑪吉阿米的青梅竹馬戀人。 自小隨父母從康巴藏區理塘遷居山南門隅的瑪吉阿米,能歌善舞,聰明美麗,純潔善良,與倉央嘉措倆小無猜,終日相守,一起耕作放牧,一同歌唱誦詩。 這平靜而幸福的生活,直到倉央嘉措遁入佛門而支離破碎。長長的僧袍似乎是此生的束縛,生在自由之地的倉央嘉措難以舍離心中的凡念。 面對幽幽酥油燈,沉沉佛經書,漫漫清戒律。這個名義上的西藏最高統治者,內心是憂郁苦悶的。 高墻深宮中的倉央嘉措,常常懷念民間平凡而多彩的普通人生,深情思戀那位來自理塘草原的美麗情人。他在詩中感嘆: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命運總是捉弄人的。多年以后,倉央嘉措在納木錯湖畔竟然與前來轉湖的瑪吉阿米意外重逢,哀怨隨風而去,布達拉宮下的唐柳搖曳著春意,倆人隨后在拉薩頻頻相約。 可這一切,終究逃不過護法僧紀的鐵棒喇嘛的視野。一個大雪紛飛的深夜,倉央嘉措驚聞噩耗,瑪吉阿米已被鐵棒喇嘛活活打死,遺體已運往理塘。倉央嘉措頓時口吐鮮血,昏倒在冰冷的雪地上。 理塘,這個倉央嘉措從未涉足的地方,自此成了他心靈深處最傷感的地名。 1705年,蒙古和碩特部的拉藏汗,與藏王第巴·桑結嘉措間爆發了戰爭,藏軍慘敗。拉藏汗向康熙帝奏稱由桑結嘉措所擁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是假達賴,請予“廢立”。康熙決定廢黜六世達賴,并將倉央嘉措經青海解送北京。 相傳,倉央嘉措最后是在青海湖邊暴斃而亡,年僅23歲,他的遺物中,就有那首著名的絕筆詩:“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翅借給我,不去遙遠的地方,在理塘轉轉就回……” 高僧們隨后在他的詩中,得到了啟示:既然是“只到理塘就回”,于是就到理塘尋找轉世靈童。 結果,找到了一個名叫格桑嘉措的兒童,這就是藏傳佛教七世達賴。 還未從這個纏綿悱惻的故事中驚醒,車就停在了理塘縣的長青春科爾寺前。滿臉笑容的活佛為我們這群遠道而來的客人,一一戴上哈達。 輕逸的哈達在400多年歷史的寺廟前隨風起舞,猶如飛翔的白鶴張開兩臂旋轉、尋覓……“不去遙遠的地方,在理塘轉轉就回。”那一瞬間,在哈達靈動的光影里,我似乎感受到了倉央嘉措穿透歲月的愛與淚。 江河性格與弦子舞曲 “此去關山千萬重”。行走在橫斷山脈中部的甘孜,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這里連綿不絕的崇山峻嶺。路如長蛇,逶迤在高原草地與斷崖峽谷間,翻過無數座山口埡口,越過無數道溝溝坎坎。 曾記得我們在途經一個埡口時,天中忽來一團迷霧,車道狹窄,下面是萬丈臨淵,對面是滾滾車流,著實令人心驚膽戰。 特殊的地勢,也造就了這里奇特的城市形態。從康定機場到康定城,我們幾乎是與折多河一起奔流而下,從海拔4000多米陡降至2000多米。 康定城就是深嵌山谷中,夢枕折多河的溫柔小城,與一般城市的安靜內河所不同,康定城里的折多河,依然可以發出澎湃激蕩的聲音。 到了雅江縣,才明白康區建城的不易——整座雅江縣城如同層巒疊嶂的城堡,屹立在山坡峭壁之上,城下是湍急的雅礱江水,日夜轟鳴。 大渡河上游幽深的峽谷間,排列著狹長的丹巴縣城。夜宿丹巴,酒店正對著河水,入夜時分如同戰鼓擂動,聲聲催人急。 我一直想為這些甘孜的城市協奏曲找到恰如其分的形容,至少不像眾所周知的《康定情歌》,直到看到了巴塘的弦子舞,才恍若徹悟。 巴塘縣位于甘孜州西部,青藏高原的東南緣,雪域的靈光、悠久的歷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饒物產,讓這里孕育出“高原個性,江南風格”。 巴塘弦子流傳至今已有千年之歷史,意為圓圈舞,屬于藏族三大舞種之一。其風格和特點是融詩、琴、歌、舞于一體,既可三五人隨性合舞,也可成百上千人同歡共舞。 2006年,巴塘弦子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康藏的一張文化金名片。來到巴塘,自然得一睹其風采魅力。 在巴塘縣教育園區的廣場上,巴塘金弦子藝術團的演員們早已在翩翩起舞,他們身著藏裝,圍成一圈,邊跳邊唱。 弦子歌舞的靈魂是伴奏的藏二胡(藏語名“畢旺”),以琴手為核心,整個舞蹈的節奏由琴手掌握。曲調一般短小精悍,節奏整齊,旋律優美,易唱易記。 舞蹈節奏先是輕歌曼舞,接著逐漸加快,越唱越高興。據說,巴塘弦子在現實中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遇到重大節日和吉慶喜事,藏族群眾跳起弦子來,常常要跳個通宵。 雖然演員們穿著長袍,但做起揮、晃、繞、蓋、拋、踏、點、踢、躍、轉等動作毫不費勁,真可謂長袖善舞、各領風騷。 音樂是無界的,雖然聽不懂藏文,但那明快矯健、激烈奔放、舒暢飄灑、委婉動人的弦樂,就如同山巔的云彩,寺廟的金頂,深沉的草原,五彩的經幡,跌宕的驚濤——無一例外,構成了康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 “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歌舞流淌在藏民的血液中,也融植在這片山川的精神江河中。 理解了巴塘弦子的旋律密碼,也就讀懂了甘孜人的地緣文化,康巴漢子就像養育他們的高山深水,可以澄碧如鏡,大度堅韌,亦可以顯露崢嶸,豪爽奔放。他們對生活自信、樂觀、勇敢,就像歌詞里唱的那般豪邁,“當青稞酒在心里燃燒的時候,世界就在手上。” 世間桃源的中國夢 原本以為會與瀘定橋擦肩而過了,沒想到離開甘孜前的最后一天,終于得以匆匆圓夢。 來之前,瀘定橋或許是我對甘孜唯一熟悉的場景,從小便被“飛奪瀘定橋”的故事所感化,心中總是相見恨晚,常常浮想聯翩,那誕生英雄傳奇的鐵索橋究竟是什么樣子? 當我真正踏上瀘定橋的木板,手扶粗壯冰冷的鐵索,俯瞰縫隙中滾滾的大渡河水時,心中又是百感交集,閉上眼睛,聲震山谷的水聲里,分明傳來81年前的槍炮聲。 “大渡橋橫鐵索寒”,凝望這條木與鐵交織的路,那環環相扣的鐵鏈中,訴說著千年茶馬古道的艱險與悲壯,那山谷間吹來的風,拂動的是紅軍急行的步履生風,那激卷的浪花中,閃耀著共和國的理想與信念。 雖不再是川藏線上的咽喉要津,但歷久彌新的瀘定橋,卻依然服務著當地百姓往來兩岸,看著那些閑適的身影閑庭信步橋上,不得不感佩于身處時代的偉大與幸福。 飛奪瀘定橋是一種永恒的精神斗志。如果說,過去的瀘定橋,鋪就出了長征路上的新中國恢宏之路;那么現在的瀘定橋,映照的則是新長征路上甘孜人民奔小康的紅色通途。 采風甘孜期間,我們也目睹了這幅山川美、百姓富、社會安的壯美畫卷。 道孚縣協德鄉是2014年康定“11.22”地震的受災鄉。災后重建中,該鄉結合精準扶貧和幸福美麗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4A級景區創建、風情賽馬節、聯片觀光農業開發等多樣產業布局,一個“產村相融、農旅互動”的新協德出現在世人眼前。 協德鄉先鋒村緊鄰“皇家寺院”惠遠寺,現在家家建起了傳統藏式風格的漂亮民居,發展民宿。村里巷道整潔,雞犬相聞,傳遞出古樸的美。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平坦土地稀缺的雅江,當地投入巨資建起了一座融合幼兒園、小學、初中的“教育綜合體”,提供著15年的免費教育,優質的教育質量,吸引著全州的生源前來就讀。 嘉絨藏族生活在折多山以東的大渡河流域山區,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丹巴縣聶呷鄉甲居藏寨,是最具嘉絨藏族風情的村寨之一。 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疊疊向上攀緣,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或星羅棋布,或稠密集中,錯落有致。不時炊煙裊裊、云霧繚繞,詩情畫意。 37歲的村民桂花,自2000年大學畢業后,便回到甲居,第一個開起客棧。如今,她的客棧每年接待萬余人,純利潤突破60萬元。村民們在她的帶領下,紛紛轉型從事“藏家樂”,人均收入從2000年的600元左右,增長到現在的上萬元。桂花被推舉為甲居一村黨支部書記,還光榮地當上全國勞模。 坐看云起時,笑看風云淡,甲居藏寨詩意地描摹了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歷史趨勢。 曾幾何時,多少人向往尋找貢嘎山下的香格里拉世界,覺得那里四季常青,鳥語花香,沒有痛苦,更沒有憂傷,是人類理想的歸宿,然而就像武陵人復返桃花源不得其蹤而迷茫哀怨。 回溯此次貢嘎山下的旅程,我突然明白其實人間天堂香格里拉,一直就在我們的心中,惟有奮力實現中國夢,才能讓世外桃源真正變成世間桃源。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懷揣對海的向往,大學畢業后不久,我便登上了南下的列車,開啟了雷州半島的教學生涯。 初來乍到,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對這里的的生活條件與環境大感意外,不曾想過大廣東竟然有如此落后的地方,對這里的一切充滿著好奇與恐懼,所幸的是,身邊有一群意氣相投的伙伴,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大伙相約著一塊去海邊玩耍,走海灘、吹海風、游海水、聽海浪,對大海的美好憧憬完全掩蓋對生活的苛求。 可以說,那時候,條件非常艱苦,但心里卻很唯美。 然而,好景不長,半年后,大伙的新奇勁兒過了,紛紛吐槽這里的諸多不便,漸漸地,一同來這里工作的朋友開始陸續離開,我心里也曾有過幾次逃離的念想,卻始終沒有邁出走的腳步,在這兒一呆就是二十年,度過了一生中成長最重要的青澀歲月。 回首二十年來不斷交替著的春夏秋冬,心中不免感慨良多。 二十年前,對這里的生活習慣、治安環境無所適從,內心很恐懼;同時,卻也很感動,感動于學校領導、同事、尤其是學生們的熱情與關愛,日子過得很溫暖也很充實,感恩的心驅使我勇敢地留下來,嘗試著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這紅土壤的雷州大地上。 夜深人靜時,我常在心里勉勵自己:生活雖然是一地雞毛,但仍要歡歌高進;習慣不習慣的習慣會習慣。 二十年中,為了適應這里的生活,我也是蠻拼的,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以校為家、以書為伴、以學生為友,用心去捕捉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間,用文字記錄生活的點滴片段和內心的真實想法;一路嘗試獨處異鄉的各種甜酸苦辣咸,領略每一個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感受雷州人的生活情趣,去海邊踩沙灘玩海水吹海風,去郊外欣賞鄉野景色田園風光,體驗農民伯伯收獲菠蘿、芒果等熱帶水果的場面。 二十年中,在不斷感悟現實與想象的距離的同時,感受到了雷州語言與雷州文化的源遠流長,目睹了雷州大地日新月異的變化:路變寬了、景變美了、天更藍了、水更綠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觀念更新了、思想前沿了、逐漸與外界接軌了、外來人口也日益增多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似乎正在被“雷化”。 二十年后,心里依然很慶幸當年自己留下來了,也很懷念剛開始那幾年簡單的生活。在我看來,快樂的生活與生活的快樂取決于自身的生活方式與態度,跟時間空間沒有太多的關聯;也許簡單如我之輩應付不了太復雜的大世界,只能過這種生活本該有的樣子,雖然艱苦,但過得真實自在,過得安心自如。 心安即吾鄉,不得不說,我已漸漸喜歡上了這依山傍水的雷州半島。 猶記得,剛來這兒的頭幾年,我挺害怕家人來這邊旅行,擔心他們看到我的窘況,每逢親朋好友問及這里的情況時,我都用一句“跟老家差不多”敷衍過去;每逢有人問我最喜歡這里什么時,我總是簡單地回一句“喜歡這里的大海,喜歡這里的天氣”。 然而,現在迥然不同了,我常常驚訝于雷州文化的各種精彩,感動于雷州人的各種進步;常常會有意無意地邀請老家的親朋好友來這邊玩,并繪聲繪色地向他們介紹雷州半島的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特色美食等,滿滿的主人翁的意識,儼然已經把這兒當成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另一故鄉。 >>>更多美文:美文推薦

我們村子后面那一片耕地的盡頭,就是一個延綿起伏的土坡,土坡上生長著許多灌木,有的我叫得岀名字,有的我叫不出。這些野生野長的灌木,年長月久就自然而然地連了起來,成為一片灌木叢,像給土坡披上了厚厚的綠衣裳。 這片不起眼的灌木叢,頑強地生長著,顯示岀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時,為守護家園,發揮著它的作用。 灌木喜歡陽光,適應本地的氣候,耐寒耐旱,無論土壤肥與瘦,它都能生長得茂盛。為吸收水分,灌木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老農說,灌木叢是耕地和莊稼的守護神,我們不能缺少它。曾經有個村婦,帶著大刀到土坡上去,想砍灌木回家作柴燒,被村長發現,狠狠地訓斥一頓,其他村民也紛紛指責她。她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以后再也不敢打灌木的主意。 枝葉茂密是灌木的特點,并且很多藤蔓又總是爬在灌木上,使那片灌木叢成為綠色的屏障。有些灌木和藤蔓上,還結岀甜蜜的果實來。人們走進灌木叢里,就是走進大自然的懷抱。那里環境寧靜,空氣清新,野果飄香,人在其中,何其愜意。炎熱的夏天,在地里勞動的人們累了渴了,就走進灌木叢里歇息聊天,順便摘些野果來吃,身心得到休憩,疲倦頓時煙消云散。有些路人累了,也會走進灌木叢里,享受大自然那份關愛。 灌木叢里和周邊,伴生著種類繁多的草藥。村子里哪位感冒了,或肚子痛,或長疥瘡等等,赤腳醫生總能在那里找到合適的草藥,解除村民的疾苦。灌木叢就是那樣實在,那樣的神奇! 節假日,我們幾個放牛娃把牛趕到草地上吃草,就鉆進灌木叢里捉迷藏,玩游戲。少年人就是喜歡弄事情,“開通道”是我們的最愛。灌木的枝條縱橫交錯,密不透風,它接近地面的很多枝丫都是干枯的,我們由外到里,一棵一棵地將那些干枯的枝丫折斷,清理掉,就開岀一條“通道”來,我們蹲著身子就可以通過去。我們將開出來的每條通道都命上名字。 由于灌木叢很密,我們幾個小孩從不同的“通道”鉆進去摘野果,誰也不知道誰在哪個位置,有時候要大聲說岀自己在哪條“路”,才能讓同伴找到。我們在灌木叢里玩,不知度過多少美好時光。那片灌木叢,簡直是我們童年快樂的天堂。 灌木叢還是農家雞的庇護所呢。那時候,村人喜歡把家雞送到灌木叢那邊放養。每天一大早,那些村姑大嬸,就挑著滿籠的雞到灌木叢旁邊的草地上,把雞放出來,讓雞在草地上覓食,到黃昏時分才將雞引入籠子里挑回去。這些雞在草地上啄食草米,捕食蝗蟲、螞蟻等,或到灌木叢里抓小蟲,吃野果。野外豐富的食物,使雞長得又肥又壯。老鷹是放養在野外的雞的最大天敵。盤旋在半空中的老鷹見到雞,就垂涎三尺,猛地俯沖下來偷襲雞群。這些精靈的雞見狀,就迅速地鉆進灌木叢里躲起來,使饞嘴的老鷹撲了個空。當老鷹失望地飛走后,這些雞又回到草地上,優哉游哉地繼續覓食。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每天都在上演,但每次老鷹都空手而去,這可得感謝這片灌木叢。 多少年過去了,每次回到鄉下,我都不由自主地到灌木叢去轉一轉,尋找我童年的足跡,回憶當年有趣的故事。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片灌木叢,因為,它是大自然的原生態杰作,是我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更多美文:美文推薦


苗栗濾掛式咖啡贈品推薦
bemo cafe壺泡咖啡口感如何 屏東音樂家咖啡企業送禮推薦 台東哥斯大黎加咖啡企業禮品推薦bemo cafe奶萃咖啡口感如何 基隆不酸的咖啡伴手禮推薦 南投不酸的咖啡評價分享bemo cafe壺泡咖啡口感如何 花蓮不酸的咖啡試喝心得 高級咖啡贈品推薦

arrow
arrow

    t62e9f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